操作系统市场已经出了大动静,消费电子市场也不可避免出现新航道。上边说的定制操作系统和刷机,仅仅是大佬们争抢市场的一个玩法。
新的竞争也不会仅仅局限于智能手机领域,智能手机的各种变种形态才是竞争的重点。否则,现在魅族锤子美图这样的手机品牌,都应该被抢疯了。而现实是魅族顽强支撑、小米收走美图手机部分资产、头条看中锤子的也只有部分专利而已,甚至头条都不愿意给一个一口价,大大方方的接受锤子员工。
值得关注的是,头条通过收购锤子专利之后,直接补足了自己在语音助手领域的缺陷,为自己进入当下最火爆的消费电子品类——智能音箱,补上了短板。这期间,百度腾讯没过来“帮忙”抬价也是一桩悬案,值得一年后大家跟踪挖料。
消费电子市场的产品形态,正在迎来新一轮的爆发。
1. 第一大变化就是智能音箱。
大部分国人不理解智能音箱的痛点,也不清楚这种无聊的产品怎么会在欧美市场流行。这一点,我在此前的《苹果Google三星捧出两个黑天鹅》等文中已经多次解释过。
原因其实很简单:在欧美发达国家音箱是刚需产品,而近些年欧美人迎来一波无线音箱潮流,但蓝牙无线音箱音质太差,联发科力推的WiFi音箱受到青睐。而WiFi音箱的芯片配置正好能够加入语音控制功能,这在Amazon Echo流行起来之前,就有大批华强北创企在实践。Amazon Echo则用廉价好用,直接将这波智能音箱潮流推到了顶点。
同时智能音箱语音操控带来了便捷直达无限制的操控体验,这种体验相比需要来回切换确认的键鼠、触控屏,显然效率更高。用过智能音箱听音乐的用户,就再也回不去了。(欧美用户有固定的音乐专辑消费习惯,不像国内智能音箱经常出现无资源的情况。)
1.1 智能音箱类产品在文娱内容市场潜力巨大。
语音操控的体验既然能在音乐领域实现,那么听播客新闻、看影视节目在逻辑上也可以!
所以带屏幕版的类智能音箱Amazon Echo Show顺势出现,Google、Facebook也紧跟其后推出相应产品。
带屏幕版的智能音箱,可以实现听音乐、听播客、视频通话、看影视节目等等文娱体验。更重要的是,语音控制的软硬件组件成本要远低于键鼠触控屏,这样的产品价格低廉,1000元人民币就能带回家。他的意义是重大的。
如果大家对苹果有所了解,你会知道这是一家依靠iPod和iTunes产品重新崛起的巨头。iPod和iTunes组合,靠MP3直接解决了互联网音乐分发难题,然后一路走到今天,成长为iPhone和App Store这样的庞大物种。
现在,智能音箱直接从智能手机中接管了音乐、影视等内容的分发生态,这对全球互联网市场来说,是一个重磅炸弹。
所以苹果才会一改常态,主动开放AirPlay 2投屏技术的第三方智能电视适配工作,还为三星智能电视提供iTunes服务。过去两年,Amazon和Google之间关于Echo Show接入YouTube内容源的问题,也吵得不可开交。
类似的切分,将让人们对智能手机的依赖程度越来越低。
相关文章:
- 凝创技术升级,坚守匠心精神2019-01-30
- Type-C语音体感技术成熟,智能手机地位不保2019-01-30
- 索尼员工官微吐槽年假为零?官方:是系统故障2019-01-30
- 谁是中国手机市场王者?华为份额是苹果3倍,2019-01-30
- YouTube2018:一手抓创作者一手抓营收的下半2019-01-30
关键词: [db:TAG标签](1957)
责任编辑:[db:作者]
今日视点
泉州第33个110宣传日活动在
营销管理部 黄金良 1月11日上午,泉州市公安局在南...[详细]