[field:fulltitle/]

科技之窗 > 互联网 > 正文

共享汽车的尴尬:体验难言过关,未来价值到底几何?
2018-09-09 18:04  [db:来源]    我要投搞

(重庆街头停放的盼达共享汽车。图/中新)

《财经》记者 王斌斌 肖舒妍/文 施智梁/编辑

“一开门看到里面都是泥,副驾驶座全是瓜子壳。”

“开出去三四十米,发现车胎是瘪的。”

“有一次我把车开出来才发现,有一整个面、两个门包括前面保险杠全都被撞了,整个花的,就打了个电话给客服,让我在APP里把图传过去,他问我影不影响我驾驶,我说不影响,他说那你就开呗。”

“停车层是B1-B3,那个车照理说停在B3,但我从B3找到B2也没找到这辆车,然后我就崩溃了。”

用户对于分时租赁共享汽车的抱怨实在太多,但他们又不想放弃这个选择。“开共享车,一个是没有车,另一个是穷呗,这个比网约车便宜。”

从消费者角度来看,他们需要的互联网共享出行服务有两种:一种是有驾驶员的代驾服务,即网约车;另一种是只提供车辆的自驾服务,包括运营车辆、统一管理的分时租赁,以及通过互联网中介将私家车租给消费者的P2P租车。

具体来说,汽车的分时租赁是指以分钟或小时为计价单位,通过移动互联网服务平台进行的小微型客车租赁服务。由于和此前火爆的共享单车模式类似,人们更愿意称其为“共享汽车”。“其实汽车分时租赁出现得比共享单车早,只是后者倒过来把这个理念用在了单车上。”环球车享总经理曹光宇对《财经》记者说。

共享单车目前来看并不是一个成功的生意,共享汽车同样如此。不仅用户吐槽,投资人也并不是很能看懂这个行业。知合出行总裁白荻坦言:“我们一直也在问自己一个问题,就是这个行业的盈利拐点到底在哪?其实我们现在也不好做预判。”

不过,和其他互联网行业一样,这些企业的首要任务是抢占市场,培育用户,所以它们愿意投入高成本,然后在规模扩张中不断纠错和改进,提高效率。

对于分时租赁共享车,爱上它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,无论是用户还是市场中的投资者,都需要足够的耐心去等待它成长。

“鬼知道会开到一辆什么车”

雨下得很大,在上海某家医药公司上班的乔先生预约了一辆EVCARD准备外出办事。他走到车边,解锁开门,“一开门看到里面都是泥,副驾驶座全是瓜子壳”。

这不是一家企业独有的现象。车辆投放规模过万的几家头部分时租赁运营商,如Gofun、盼达用车等,都或多或少存在类似的问题。果皮、纸屑、塑料袋、烟头、泥水、可乐瓶,这些留在车内的垃圾没有被及时清理,极大影响了下一位用户的使用体验。

某家一线分时租赁企业的高层人士对《财经》记者坦言:“林子大了,什么鸟都有,消费者的使用习惯很难去改变,就我们平台,大概有10%-20%的用户针对这一问题进行过投诉。”

运营商也想过办法,最常见的做法是运维清理人员定时对车辆进行巡检和保洁。部分车企一天2次-3次巡检,一个月2次-4次的大型清洁,但无法做到实时清理,很难完全杜绝类似问题。

企业还希望建立信用体系,通过用户的反馈来对前一个消费者进行评价。但问题在于,想要投诉的用户无法判断是前一个用户,还是前前一个甚至是更久之前的人留下来的垃圾。

关键词: [db:TAG标签](2209)

责任编辑:[db:作者]